当前位置:首页 > 诗词 > 正文
年代:  宋代    作者:  方信孺
介绍:  岩前绿水无人渡,洞里碧桃花正开。东望蓬瀛三万里,等閒飞去等閒来。
年代:  宋代    作者:  方信孺
介绍:  跨鹤曾来不记年,洞中流水绿依然。紫箫吹彻无人见,万里西风月满天。
年代:  宋代    作者:  方信孺
介绍:  昆崙截竹事空传,不见春潮送客船。只似蜀江江上路,两山中峡手巾天。
年代:  宋代    作者:  方信孺
介绍:  面势翩翩天外山,彩旂常在翠云间。太平官府无公事,尽好高牙相对閒。
年代:  宋代    作者:  方信孺
介绍:  髣髴琵琶海上洲,年年常与水沉浮。客船昨夜西风起,应有江头商妇愁。
年代:  宋代    作者:  方信孺
介绍:  碓头一语便投机,若说风幡是落迟。今日堂中容百众,不知那个可传衣。
年代:  宋代    作者:  方信孺
介绍:  月峡旁通玉液池,綵舟争胜出宫闺。荒台今日人相问,野草无言日自西。
年代:  宋代    作者:  方信孺
介绍:  坳石天然印曲流,飞觞寂寞几春秋。山阴千古誇陈迹,此地何人记旧游。
年代:  宋代    作者:  方信孺
介绍:  雨脚初收鱼尾霞,满溪流水半溪花。寻源曾识武陵洞,泛宅如浮苕水家。但得嵌空元有路,何如峭绝不容车。道人辛苦经云水,成塔从来是劫沙。
年代:  宋代    作者:  方信孺
介绍:  泉源无处不流通,隐显何关卓锡功。欲识海潮连地脉,祗今双蟹出泉中。
年代:  宋代    作者:  方信孺
介绍:  千柱依然跨宝坊,庭前柏子久荒凉。明珠白璧无人识,赖有斯文万丈光。
年代:  宋代    作者:  方信孺
介绍:  底事明珠解去来,当时合蒲已堪猜。贾胡不省何年事,老石江头空绿苔。
年代:  宋代    作者:  方信孺
介绍:  漫说曹瞒七十馀,老佗疑冢更模糊。不知禹葬会稽处,也有累累如许无。
年代:  宋代    作者:  方信孺
介绍:  漫说曹瞒七十余,老佗疑冢更模糊。不知禹葬会稽处,也有累累如许燕。
年代:  宋代    作者:  方信孺
介绍:  妙处常存道岂高,个中得意自陶陶。空堂寂寞丰碑在,观裹何人复种桃。
年代:  宋代    作者:  方信孺
介绍:  行乐顿因人事懒,坐忘常觉世缘轻。琴清临水容鱼听,篁暖当筵学凤鸣。便道登仙岂欺我,芙蓉花绕桂林城。
年代:  宋代    作者:  方信孺
介绍:  十年红紫□,容易怨春园。不向瓶中见,还从檐上看。
年代:  宋代    作者:  方信孺
介绍:  古甃寒潮百尺清,伪王题品老佗营。渴来不饮盗泉水,特地翻为达磨名。
年代:  宋代    作者:  方信孺
介绍:  真珠市拥碧扶阑,十万人家着眼看。独恨登临最高处,举头犹不见长安
年代:  宋代    作者:  方信孺
介绍:  向□瓦砾怜□□,颇欲丹青结胜缘。大似欠渠佳句在,不妨时复击渔船。城东秀山不知数,城西新湖政自佳。一春车马欠行迹,万斛尘埃装我□。
年代:  宋代    作者:  方信孺
介绍:  万山衮衮尽东来,高处犹存百尺台。回首旧时张乐地,一杯重与酹苍苔。
年代:  宋代    作者:  方信孺
介绍:  禺山何事作番山,空有陂陀迹已漫。今日升堂听丝竹,沉香不见旧阑干。
年代:  宋代    作者:  方信孺
介绍:  亭倚蓬莱几许高,下临无地有惊涛。坡仙想得江山助,八语端为天下豪。
年代:  宋代    作者:  方信孺
介绍:  西风搅桂树,落日明枫林。游子怀归期,予悲渺登临。虞山一何高,湘水一何深。英皇仅枯冢,寂寞薰兮琴。我欲奏古曲,俗耳更哇淫。古器不可见
年代:  宋代    作者:  方信孺
介绍:  跨鹤曾来不记年,洞中流水绿依然。紫箫吹彻无人见,万里西风月满天。
年代:  宋代    作者:  方信孺
介绍:  真珠几颗最深红,点缀偏方造化工。好事何年移蜀种,美人清晓出吴宫。妖娆能得几时赏,零落才消一夜风。自有生香人不识,绣衾全覆锦熏笼。
年代:  宋代    作者:  方信孺
介绍:  岩前绿水无人渡,洞裹碧桃花正开。东望蓬瀛三万里,等閒飞去等閒来。
年代:  宋代    作者:  方信孺
介绍:  沙邱遗臭茂陵空,何物能成九转功。地下刘郎犹有愧,驾言聊作葛仙翁。
年代:  宋代    作者:  方信孺
介绍:  海门高并两峰寒,大艑轻帆自往还。安得百灵移一岛,却教尘世看三山。
年代:  宋代    作者:  方信孺
介绍:  绝壁初无路可通,何人特地铸金钟。神仙底处应难诘,弹落余声和涧松。
 127    1 2 3 4 5 下一页 尾页